旱地“喝”上黃河水 看定邊如何實現高效節水灌溉
發布時間:2022-05-11
點擊次數:238
初夏時節,廣袤的陜北田野里,機器轟鳴。多臺挖掘機同時施工,工人們正在安裝滴灌管道,為引進黃河水灌溉農田做準備。
“高標準農田建設,通過修建泵站和蓄水池、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,引黃河水實現自動灌溉,我們村的旱地也‘喝’上了黃河水。這下就不怕糧食因干旱種不進去了,村民的日子有盼頭也有奔頭,我們村也會越來越富裕。”定邊縣紅柳溝鎮張興莊村黨支部書記何安水憧憬著不遠的將來。
與此同時,定邊縣賀圈鎮、郝灘鎮等11個鄉鎮也在同步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,配套水源,修建輸水管道、水肥一體化系統等,升級改造田間生產道路、新建綠化林、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等,多措并舉保障糧食穩產增產,實現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的目標。
2022年,定邊縣計劃投資9549.94萬元,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10萬畝,實施四位一體旱作節水灌溉6000畝、漫灌改滴灌3萬畝,建設高效節水示范核心區2300畝。到2022年底,全縣將建成高標準農田39.11萬畝,累計完成投資約4.4億元。
定邊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開發中心主任丁敏說:“高標準農田建成后,通過水利、農業、電力、道路、林業等方面的措施,可夯實農田基礎設施建設,實現高效節水灌溉,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,畝均增產糧食150公斤,年可實現糧食增產1500萬公斤。”
本文轉載來源:陜西日報
(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)